教育,增進民生福祉的基礎工程 CPE中國幼教展
前所未有的戰略定位,關涉全局的歷史使命。
黨的二十大明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高度,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了專門部署。
新征程,新起點,新遠航。
當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認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勢必要求實現從數量增長、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向質量提高、內涵發展的模式轉變。
圍繞社會關注,辦好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漳州市實驗小學黨委書記蘭臻曾對26所鄉村學校進行過問卷調查,結果卻成了壓在她心頭的一塊石頭:一半以上學校未配齊、配足專任教師,部分教師一人要承擔4門以上學科教學,專業素質有待提升、教師隊伍不夠穩定、教師結構老齡化等問題凸顯……
鄉村教師隊伍存在的短板讓蘭臻夜不能寐。2013年,她成立“漳州市蘭臻名師工作室”。10年來,蘭臻和團隊通過建立導師制、項目制切實提升鄉村教師的素質,截至2022年,開展送教下鄉102場次,開辦的“鄉村種子教師”培訓班培訓了近900名鄉村教師。
辛苦和勞累換回的是鄉村教師能力水平的提升,贏得的是農村家長對辦學質量的信任,收獲的是孩子們在教育提質下的可喜變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要在補短板上下功夫,切實提高教育公平和質量。”蘭臻有感而發。
和蘭臻一樣,多位代表、委員認為,教育工作必須緊緊圍繞提高質量和促進公平兩大重點任務謀篇布局。
近年來,西安交通大學狠抓教育質量,通過參與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真正實現教研一體、學科交叉、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聯合攻關,在科技創新實踐中培養創新人才。煥然一新的育人模式,有效增強了學生核心競爭力。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說:“作為‘雙一流’建設高校,應該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上下更大功夫。”
“在實踐教育公平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殘疾人這一群體。”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青聯副主席魏新特別提醒。
我國殘疾人總數超8000萬。魏新在調研中了解到,殘疾人職業教育目前面臨資源分散、區域差別明顯、現有專業設置和課程標準不能更好滿足需要等問題。他建議,政府、企業、學校等應形成合力,促進殘疾人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提高殘疾人大學生就業質量。
回應群眾呼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為了更好了解就業市場,全國政協委員、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在一年間奔波了數十家企業。鄭亞莉注意到,“職校生的薪資待遇與本科生還是有差距的,就業市場上存在著職校生與本科生‘同崗不同薪’的現象”。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在校生超過2915萬人,如果他們不滿意,就談不上整體實現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2022年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專科層次高職院校設置的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部分專業,符合一定條件的,可以實施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鄭亞莉說:“必須深化教育改革,將已經明確的政策落實落細,讓職業本科成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代表、委員們指出,在教育改革發展進入深水區的當下,啃“硬骨頭”、抓“牛鼻子”成為關鍵與急迫所在。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應當成為教育戰線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不竭動力。
以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為例。全國人大代表、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注意到,雖然大多數新進教師獲得了博士學位,但大部分是一畢業即到學校工作,缺乏到一線鍛煉的機會。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師實踐能力不足,難以培養出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學生。
怎么解決?唯有改革。“這涉及堅決破除‘唯論文’頑瘴痼疾問題。”徐衛林說,要徹底糾正高校、科研院所在職稱評審中重論文輕成果轉化、社會服務的導向,改進科研成果評價體系,更加注重科技創新成果支撐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和效果。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副校長明東同樣注意到這個問題。由于評價標準不完善,教師能力與業績難以準確衡量,一些教師重科研、輕教學,在人才培養上用的時間和精力不足,這讓明東很擔憂。他說:“高校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釋放教師隊伍的教學和科研活力。在物質、精神、發展等方面豐富政策供給,有效提高教師隊伍建設質量。”
近10年來,教育系統堅持將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相結合,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深入推進,一些長期制約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得到破解,一大批基層改革創新的經驗做法不斷涌現。這也讓代表、委員們更加堅定了抓住改革的“牛鼻子”,向建成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不斷前進的信心。
“改革是教育自身提升發展的方向與路徑。教育必須不斷探索頂層設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試點先行的新路徑,才能持續回應人民群眾呼聲,承擔起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使命。”全國政協委員、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張運凱說。
聚焦民生關切,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常年奮戰在教育一線,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高級中學副校長黃花春跑遍了崇左大大小小的邊境學校。
今年,黃花春帶著加快完善鄉村學校課后延時服務體系的建議來到北京,希望在豐富課后服務的內容之外,還能充分利用閑置的村文化中心等場所,配備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書籍,為家長和學生們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每年我都會及時傾聽、了解師生們的困難、困惑和心愿,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在黃花春看來,創建閱讀場所的事情雖小,卻是很多邊境地區農村學生和家長的強烈愿望。“把關系群眾利益的關鍵小事做好,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關鍵一環。”黃花春說。
代表、委員們表示,讓教育成為增進民生福祉的載體,真正把教育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方能書寫新時代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答卷。
作為一名來自民族地區中學的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一中學副校長賀穎春對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感受深刻。目前,當地的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提升至97.15%以上。“高中階段教育的高水平普及和質量提高,有力遏制了優質生源外流,整體提升了肅南基礎教育的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賀穎春說,“這不僅是對一線教師的鼓舞,也極大減輕了家長和學生的生活負擔。教育成為增強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抓手。”
在思索教育民生的普惠之道時,一些代表委員呼吁,要建起普惠性家校社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協同育人機制,實現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良好局面。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臨沂北城小學校長張淑琴在調研中發現,家校社協同育人一直備受關注,對于如何厘清各自邊界和職責,有不少教師還存在困惑。
“家庭教育涉及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等學科,對于如何精準把握學生心理變化,如何處理好同家長、學生的關系,基層教師們困惑不少。”張淑琴建議,要加強頂層設計,暢通教師能力提升渠道,建立基層教師指導家庭教育的專家資源庫,在師范教育中加入更多心理學等學科知識,定期組織非師范類教師培訓。
“學校應充分發揮協同育人主導作用,加強家庭教育指導,主動挖掘社會資源參與家庭教育。家長需強化‘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教師’的責任意識,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社會要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加強對全面育人的有效支持服務。”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鄭州市教育局局長王麗娟說。
關于CPE中國幼教展
CPE中國幼教展是國家級行業協會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主辦的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托幼教商貿平臺,集“論壇研討+精準對接+趨勢引領+跨界融合”四位一體,是引領托幼教產品趨勢、傳播先進理念,推動托幼教全產業鏈健康發展的國際托幼教行業交流平臺。展會現場還將舉辦中國學前教育發展大會,邀請百位專家學者分享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與科學方法,探索新模式、尋求新突破。
關于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
協會成立于1986年,是中國唯一的全國性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社團組織,是中國政府指定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在國際玩具工業理事會(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政府、企業、媒體和消費者認可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的代言人。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會員包括在中國境內從事玩具、嬰童用品、模型和游戲的生產、銷售、設計、檢驗、教育等相關業務的跨地區和跨部門的各類企業。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由CPE中國幼教展組委會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