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專訪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一孩太重要了,直接影響到青年人的養育體驗和再生育決策 CPE中國幼教展
高齡少子化是不可逆的自然法則,但如果推進太快會對社會帶來較大沖擊,政策引導的目標就是使它平緩變動,不要太劇烈。
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聚焦人口政策。會議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適時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
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公布的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死亡人口1041萬人,自然增長率為-0.60‰。這是中國人口近61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人口走勢的拐點悄然而至。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有哪些抓手?中國人口邁入負增長時代會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哪些變化和影響?中國的人口紅利是否已經消失?
圍繞這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進行了專訪。
人口負增長并不意味著人口紅利消失
NBD:中國人口在2022年出現了近61年來的首次負增長,未來人口變化的趨勢會是怎樣的?人口減少幅度會不會進一步擴大?
賀丹:當前我國人口出現負增長符合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目前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在經歷人口負增長。從全球來看,這是一個總體的趨勢。
2022年,我國人口較2021年減少85萬人,為61年來首次人口下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我想分享的第一個觀點是,人口負增長是大的趨勢,是不可逆的。但我們可以通過政策的干預,讓人口下降的速度變得慢一點。實際上,人口老齡化包括高齡少子化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果。
其次,對于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講,人口負增長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人口發展新的階段,人口結構性的矛盾更加突出,比如人口年齡結構、人口空間分布、勞動力就業結構等,這也都是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第三,近年來,我們觀測到,中國人口的變動規模逐步降低至100萬以內,也就是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相差在正負100萬人以內,我們稱為步入“零增長”區間。人口波動是很正常的現象,零增長區間內也可能會有小幅的波動。但可以確定的是,人口確實走到了一個負增長的通道,未來,負增長的趨勢可能會延續下去。
NBD:有觀點認為,伴隨人口負增長這一拐點的到來,我國人口紅利已經消失,對此您怎么看?
賀丹:人口是基礎性、長期性、戰略性的影響因素,但又不是決定性因素,長期來看真正能發揮作用還是要依靠政策、制度和環境等要素。
從人口學的角度來看,人口年齡結構比較有利時,即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高,撫養比低于50%,是收獲人口紅利的窗口期。
在這一階段,勞動年齡人口比較豐富,而被扶養人口數量相對較少,從而也是最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如果勞動力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就能產生額外的紅利。
但人口負增長并不意味著人口紅利的消失。總體來講,2030年前后,我國都將處于人口紅利的窗口期。只不過隨著撫養比的上升,人口紅利的空間在逐步縮小。
面對人口紅利空間縮小的趨勢,我們必須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人力資源不僅僅包括人口數量,還包括人口素質、健康素質、教育素質、文化素質等。人力資源的開發是支撐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長期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資源。
除了人口紅利的概念以外,大家也創造了很多新的觀點,比如人力資本新紅利、人才紅利,還有老齡人口的二次開發產生的第二次人口紅利等概念。所以,人口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面還沒有改變。
2022年,我國新出生人口滑落至1000萬人以下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地方政府的生育支持政策不能只盯著二孩和三孩
NBD: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這個政策體系應當包含哪些方面?填補哪些空白?
賀丹:這個問題也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主要目的是切實降低生育成本。
生育養育成本,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在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國家重大戰略的轉變,以人的發展為中心,以促進家庭和諧幸福為中心,這是我們國家發展理念的轉變。
另一個就是發展戰略的轉向。過去幾十年,國家重點解決的是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而現在,我們面臨的是人口老齡化、高齡少子化的挑戰,中國的人口政策發生了重要轉向。而生育支持政策也面臨整體性、系統性重塑。
我個人認為,生育支持政策首先要有核心制度的構建。
生育支持政策的范圍比較廣泛,與教育、經濟、稅收、民生保障、家庭、婚育等多方面有關。因此,我們需要構建一些與生育密切相關的核心政策,能夠直接聚焦不敢生、不愿生、生了沒人帶等問題。
第二個方面是生育保險的問題,我覺得要把它擴大為生育保障,成為解決女性就業的制度支撐。
生育保障不能靠喊口號,而是要有真金白銀,要有基本的制度安排。生育保險這樣的制度安排,就是為了解決女性生育期間,除了醫療費用之外,生活津貼和生育津貼的問題。
第三個方面是嬰兒的照顧問題。大城市的托育機構需求非常旺盛,那么農村地區怎么辦?嬰幼兒早期發育有差別,城市里是過度育兒,而農村則缺乏正確的育兒理念和經驗,走向另一個極端。
我們需要意識到,0至3歲是一個孩子一生中大腦發育最佳時期,也是培養安全感的時期。在這方面家庭育兒的指導,我們國家要形成制度安排,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精心的養育。這些核心制度的安排是一個框架,還需要結合經濟社會政策,制度環境和文化的營造。
除了政策體系外,治理體系也非常重要。這些制度怎么去落實,通過什么樣的工作機制落實國家的相關政策,特別是價值觀念的引導和文化氛圍,這些都是需要補齊的短板。
NBD:您剛提到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我們注意到,一些地區針對二孩、三孩確實設立了生育津貼,但也有人覺得補貼力度還不夠大。如何真正破解不敢生、不愿生的問題?
賀丹:部分地區對二孩、三孩給予生育補貼、生育津貼等當然是好現象,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家庭養育的負擔,但還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比如我剛剛提到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最核心的基本制度共建,短期內可能難以見效,但我們要有耐心,長期的制度構建非常重要。
面對人口結構的重大演變和調整,我們國家的生育支持政策從無到有,首先要鞏固和擴大它的覆蓋面。同時,要鞏固和完善政策的功能。
比如托育服務剛剛起步,我們能否將其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均等地享受到高質量的養育。優質而廉價的基本服務,我認為非常重要。
另外,我想借此提一個建議,地方政府的生育支持政策不能只盯著二孩和三孩,一孩太重要了,這直接影響到青年人的養育體驗,以及再生育的決策。通俗地說,養育一個孩子都不容易,為什么要生二孩、三孩呢。
建議加大對0-3歲嬰幼兒服務的財政投入
NBD: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您認為能否通過政策干預緩解高齡少子化?
賀丹:高齡少子化是人口和經濟社會互動的一個必然規律。近年來,我國人口預期壽命不斷延長,高齡人口不斷增加,但育齡婦女總數在減少,生育意愿也在降低。
生育決策是一個理性的過程,對個體而言,人們通常要考慮現在生育是不是合適、能不能負擔得起、能不能承擔養育孩子的壓力。
高齡少子化是自然法則,是不可逆的。因為它與工業化、現代化發展進程相伴而生。盡管高齡少子化不可逆,但如果推進太快,經濟發展、社會服務體系以及生活方式可能都會難以適應這樣的變化,就會對社會帶來較大沖擊。
因此,政策引導的目標就是使它平緩變動,不要太劇烈,讓個人和家庭對這一現象有一個適應的時間,進而使經濟社會制度建設以及社會保護制度建設能有更長的“窗口期”。
NBD:從政策干預和引導層面看,如何緩解當今社會高齡少子化的問題?
賀丹:除了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我關注的另一個領域就是家庭友好型社會的創建。
中國社會目前經歷的是人口轉變和家庭變遷的雙重變化。要應對高齡少子化的挑戰,我們必須關注家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困難,政策的導向應該關注家庭,提高家庭的發展能力,支持家庭養老撫幼的功能,讓家庭為個人提供更多支撐,讓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理念互相融合,培育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的家庭文化,比如代際支持、性別平等、家庭責任共擔等。
另一方面,人口結構的變化對教育資源配置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人口決策大數據實驗室預測,到2035年,我國0~17歲低齡人口存量將比2020年減少1億人,屆時教育資源支出會發生很大的結構性變化。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需要前瞻性考慮人口變動的趨勢。
未來,我希望在加大對家庭和教育投入方面能夠有更多的支持。特別是0~3歲嬰幼兒的照顧方面,原來是空白,現在仍存在短板,財政投入還比較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財政資源來加大這方面投入。
另外,對標發達國家,我國在人力資本和人力資源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尤其考慮人口存量的話,這方面差距還比較大。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兒童的早期開發、兒童的照顧、兒童的學前教育等都非常重要。解決兒童照顧和教育的問題,是緩解生育壓力的關鍵一環。
關于CPE中國幼教展
CPE中國幼教展是國家級行業協會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主辦的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托幼教商貿平臺,集“論壇研討+精準對接+趨勢引領+跨界融合”四位一體,是引領托幼教產品趨勢、傳播先進理念,推動托幼教全產業鏈健康發展的國際托幼教行業交流平臺。展會現場還將舉辦中國學前教育發展大會,邀請百位專家學者分享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與科學方法,探索新模式、尋求新突破。
關于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
協會成立于1986年,是中國唯一的全國性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社團組織,是中國政府指定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在國際玩具工業理事會(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政府、企業、媒體和消費者認可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的代言人。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會員包括在中國境內從事玩具、嬰童用品、模型和游戲的生產、銷售、設計、檢驗、教育等相關業務的跨地區和跨部門的各類企業。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由CPE中國幼教展組委會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