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刊發!青島構建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路徑觀察
2011年以來,青島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入園難、入園貴”難題,力促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滿足“幼有優育”的民生期待。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1%,普惠性幼兒園(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覆蓋率超過90%,走出了一條從“幼有所育”到“幼有優育”的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路徑。
圖源:新華每日電訊
幸福感更強了
普惠率更高了
優質的普惠教育,留住人才是關鍵。針對幼兒園教師隊伍編制人數少、穩定性差、結構不合理、工資待遇較低等普遍問題,青島市大膽改革,讓幼師幸福感更強。
2018年,青島根據有關政策重新核對幼兒教師編制,教師編制總數從4372人增加到5134人,另外增加人員控制總量備案數7341人。2018-2021年新招聘編制教師和人員控制總量備案教師2427人,極大補充了編制教師力量。
為更好地激發農村園等非編制教師的積極性,解決“同工不同酬”問題,青島市實行“雙80%”政策,即公辦園非編制教師工資達到當地編制教師平均工資的80%以上,所需經費按照不低于80%的比例列入區(市)、鎮(街道)財政預算。
“我們也有了五險一金,也可以貸款買房了。”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泊里中心幼兒園教師張瑋瑋說,近年來西海岸新區農村幼兒教師的待遇不斷提高,單位除了繳納公積金外,在評選先進、評定職稱時也有傾斜,這讓他們工作更有動力。
據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教體局局長于瑞泳介紹,西海岸新區為解決農村幼兒教師待遇問題,由區財政撥付專款,把城鎮職工社平工資最高額的80%作為參保基數,為農村幼師補投保險,2018年一次性投入近億元,完成農村幼師補保和388名年滿50周歲超齡農村幼師的退出工作,同時選派城區優秀骨干幼兒教師到農村支教,提高農村園辦園質量。
人才能留下,園區建設也得高標準。青島市近年來持續推進幼兒園標準化建設,第一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重點推進農村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極大改善了農村中心園和村辦園的辦園條件,第二期、第三期共建設幼兒園700所,大量增加了公辦園學位。
2011年至2020年,全市共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1320所,總投資達到76.53億元,提供學位23.6萬個。
據青島市教育局局長劉鵬照介紹,各區市正多措并舉推動幼兒園建設,如李滄區確定所有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全部辦成公辦園,在機構改革編制收緊的情況下優先保障幼兒園機構編制、人員編制。從2017年以來,青島市共建成并投入使用23處公辦小區配套幼兒園,新增幼兒園獨立機構編制18個,極大緩解了公辦園的壓力。
青島市李滄區東川路幼兒園孩子家長孫娜娜說,在該幼兒園開園前,去最近的公辦園需要先坐半小時公交車,然后再步行10分鐘,接送孩子很不方便。
“現在步行5分鐘就到了,而且幼兒園建得特別漂亮,軟硬件設備齊全。”孫娜娜說,今年這片區域又開了3家公辦園,大家都說現在的孩子真幸福,在家門口就可以入優質公辦園。
“聯盟”就是力量
為破解“入園難、入園貴”難題,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青島市力促體制機制改革,通過聯盟辦園方式不斷滿足“幼有優育”的民生期待。
據了解,青島重點探索了優質公辦園辦分園、合作辦園、鎮域一體化辦園、發展共同體辦園四大類聯盟類型,包括“優質公辦園+分園”“優質公辦園+教學點(小微園)”“優質園+薄弱園”“優質園+新園”“鎮街中心園+村辦園+民辦園”“優質園+優質園”“城區優質園+農村園”“城區優質園+城區薄弱園”8種聯盟模式。
走進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第一幼兒園,小橋、流水、鵝卵石映入眼簾,院子依山而建,盛夏的翠綠將這里團團環抱,雨后的空氣彌漫著泥土的清香。
在園長邵瑜帶領下,記者參觀了園內孩子們的“綠色教育”作品展,一件件用廢塑料瓶、廢輪胎、廢木料等材料做成的藝術品有序擺放,盡顯“自然天放,盡性成德”的教育理念。
據了解,該園不斷探索管理機制和育人機制,實現聯盟辦學,并將綠色教育逐步打造成可復制、可操作的綠色管理模式。聯盟體成員成熟一個獨立一個,實現了學前教育優質理念快速復制。
“現在,‘孩子’也都當‘媽媽’了。”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教體局總督學張成霞表示,聯盟辦學實現了先進學前教育理念的共享發展。現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第一幼兒園聯盟體中的一些優秀分園不僅實現獨立辦園,還各自成立了聯盟體,帶領更多的聯盟成員共同發展。
目前,青島市共組建學前教育聯盟體407個,優質園和薄弱普惠園聯盟辦園參與率已達到100%。各類聯盟體的組建實現了幼兒園之間的強弱聯合、強強聯合、區域聯合、特色聯合,實現優質園數量逐步提升至50%以上。
此外,青島市還大力扶持普惠性民辦園發展,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實施分類定級,按照類型等級確定收費標準和政府補助標準。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青島實行提前撥付普惠資金、房租減免、普惠園認定等政策,支持民辦園健康發展,237所民辦園積極申請轉為普惠園。
體制有突破,機制有保障。青島市以聯盟辦園的形式破除體制障礙,同時也從財政扶持機制上保障優質普惠幼兒園的運行。
青島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島市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財政性教育經費比例保持在6%左右。落實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和普惠性民辦園生均定額補助,全市公辦園每年公用經費標準提高至不低于1000元,普惠性民辦園每年生均定額補助標準從平均2400元逐步提高,部分區市已達到3600元。
據了解,青島市還建立幼兒園建設資金支持體系。一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實施期間,市財政通過以獎代補形式,按照平度市、萊西市每班8萬元,即墨區、膠州市、原膠南市每班3萬元標準給予農村縣市幼兒園建設一次性補助。二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啟動后,對于區市建成啟用的公辦園,市財政按照每班3萬元的標準給予開園資金,對主城區2015年以來回購的居住區配套幼兒園,市財政按照每班50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對公辦園舉辦的教學點(小微園),市財政按照每處8萬元加每班3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支持增加公辦園學位。
提質優化升級
健全長效機制
基層干部表示,未來青島市還應針對普惠學前教育進一步提質、優化、升級,并且健全長效保障機制。
深入實施普惠園普及建設。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多渠道增加公辦幼兒園,每個有條件的社區至少有1-2所公辦幼兒園或教學點(小微園),讓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進一步提高,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保持在90%。
進一步實行擴優提質工程。深入實施聯盟辦園改革,省一類及以上幼兒園占比進一步提高,全面提高幼兒園辦園質量。深入開展游戲活動實驗和幼小雙向銜接,持續糾正“小學化”傾向。完善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加大園長管理水平和教師專業水平培養培訓力度。
健全經費投入長效機制。保障學前教育事業持續發展。確保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兩個“只增不減”,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與小學聯動,設立市級學前教育專項經費,建立幼兒園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實施全方位監管工程。強化對幼兒園的全方位動態監管,做好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規范民辦園管理,推動民辦園分類登記平穩實施、有序進行。進一步規范幼兒園審批,加強源頭監管力度。(新華社記者王凱)
關于CPE中國幼教展
作為國際化托幼教行業商貿優質平臺,CPE中國幼教展定位“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集“新品展示+精準對接+論壇研討+場景體驗”四位于一體,是幼教領域全產業鏈產品展示對接和前沿理論碰撞的最佳平臺。
關于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
協會成立于1986年,是中國唯一的全國性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社團組織,是中國政府指定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在國際玩具工業理事會(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政府、企業、媒體和消費者認可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的代言人。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會員包括在中國境內從事玩具、嬰童用品、模型和游戲的生產、銷售、設計、檢驗、教育等相關業務的跨地區和跨部門的各類企業。
本文轉自【青島市教育局】,由CPE中國幼教展組委會整理編輯。 CPE中國幼教展2021年10月19-21日上海開幕,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